天天實時:“翻身、坐起都沒有問題”,97歲老人兩次摔斷髖骨術后快速康復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21日訊 繼兩年前左側髖部骨折后,97歲的張奶奶近日在家再次跌倒,導致右側髖部骨折。她和家人作出了和兩年前同樣的決定:相信醫(yī)生、堅持手術?!艾F(xiàn)在翻身、坐起都沒有問題,生活基本能夠自理!”21日出院的張奶奶開心地向醫(yī)護人員報喜。
兩周前,97歲的張奶奶在家不慎摔倒,右側髖關節(jié)當即劇痛難忍,無法站立和行走。家人趕緊將老人送往武漢市第四醫(yī)院骨科。經(jīng)接診醫(yī)生胡家朗檢查確診,右側股骨粗隆間骨折。
與兩年前骨折部位相同,不過之前是左腿,這次是右腿。兩年前手術也是在這里做的,術后一天老人就能下床行走了,家人商量后決定盡早手術。經(jīng)過術前仔細檢查和準備,張奶奶雖然患有心腦血管疾病,但控制得不錯,完全可以手術。4月11日一早,醫(yī)生僅用40分鐘就完成了局麻下的右側股骨粗隆間骨折復位手術,第二天張奶奶就能翻身活動了。
該院創(chuàng)傷骨科與關節(jié)外科一病區(qū)主任陳明介紹,許多老年人因為骨質疏松,再加上身體協(xié)調能力差,稍不注意很容易摔倒。髖部是重要的負重部位,從骨盆傳遞來的重力在這里拐彎,這里的骨質以松質骨為主,在骨質疏松時強度下降很大,因此髖部成為最容易骨折的部位之一。
陳明說,髖部骨折對老年人影響巨大。骨折帶來的劇烈疼痛和下肢活動障礙會迫使病人臥床,難以活動。臥床會帶來四大并發(fā)癥:肺部感染、尿路感染、雙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褥瘡,任何一個發(fā)生都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,因此髖部骨折又被稱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。
很多老人因為害怕手術風險,選擇保守治療,也就是躺著“靜養(yǎng)”,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。髖部骨折本就不容易愈合,從股骨頸進入股骨頭的血管是一根十分細小的動脈,它負責向股骨及其周圍組織輸送營養(yǎng)。當股骨頸或轉子間骨折時,血管也會受到損傷。當血管不再向股骨頭輸送血液時,股骨頭就會進入“沒吃沒喝”的狀態(tài),不僅斷骨無法愈合,還會出現(xiàn)缺血性壞死。
陳明指出,髖部骨折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,通過手術置換人工股骨頭,盡早讓患者恢復自主翻身、坐起、站立、行走的能力,避免長期臥床出現(xiàn)的各種并發(fā)癥。高齡老年人骨折手術并非禁忌,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接受手術獲益更大。
(長江日報記者劉璇 通訊員荊彤 胡家朗 孫雯)
【編輯:余麗娜】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大武漢”客戶端,未經(jīng)授權請勿轉載,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一經(jīng)采納即付報酬。24小時報料熱線:027-59222222。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,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。郵箱地址:kin0207@126.com
標簽: